当前位置: 首页 » 锻件资讯 » 焦点新闻 » 焦点新闻 » 正文

宝鸡:以创新软实力锻造发展硬功夫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6-06-26  浏览次数:464

中国锻件网】日前,在以“创新驱动发展、科技引领未来”为主题的国家“十二五”科技创新成就展上,宝钛集团研制的4500米深潜器钛合金载人球舱受到广泛关注,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在参观展览时对该项目研制给予充分肯定。总书记亲手抚摸球舱表面,语重心长地说:“这上面的每一个零部件都不容易啊!”


紧盯关键技术,加快科技创新。宝钛集团取得的成就是宝鸡市创建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的一个缩影。自2010年4月被国家科技部确定为全国38个创新型试点城市之一以来,循着一条“高效整合资源、培育创新沃土”的路线,宝鸡开启了搭建公共创新服务平台、支撑主导产业创新发展、催化科技成果转化的“智慧模式”。目前财政科技投入比重已由原来的 1.18%增加到1.68%,每百万人口发明专利申请量187.2件,高新技术产值1042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例达46.46%。先后荣获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国家科技成果转化服务示范基地、全国科技进步考核先进市等荣誉称号。


作为新中国成立后的老工业基地,“宝鸡制造”曾令人瞩目,“长岭—阿里斯顿”、“双鸥”等创新品牌风靡一时,但都“昙花一现”。“关键技术自给力低、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未真正确立,产学研用结合不够紧密。”宝鸡市委书记钱引安对建设创新型城市高度重视,多次强调“要创优制度环境,灵活人才政策,全力支持创新,突破关键技术,建设关天经济区产学研成果转化基地。”为此,市上“放水养鱼”,完善创新政策体系,先后出台了《宝鸡市鼓励和促进科技创新的若干政策》《宝鸡市引进高端科技创新领军人才扶持政策》等文件,从增加科技创新投入、落实税收激励政策、促进科技与金融结合、推进产学研合作、支持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大力支持企业和个人创新创业。


“这几年我们深切感受到政府理性放权,结企业补贴精准到位,营造了良好的创新氛围。”陕西烽火通信集团公司董事长唐大楷告诉记者,近年来企业累计获得财政科研资金上千万元,在国内搜索与救援通信领域斩获多个技术桂冠。


一般技术可以引进,核心关键技术还得靠自己。围绕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做强钛及钛合金、石油装备、汽车及零部件等九大产业集群,宝鸡市每年列支5000万元,支持产业共性和关键技术研发,鼓励企业多出发明专利,加快成果转化;整合科技、工信、发改等多部门资源,扶持企业建成研发机构134个,打造“创新智库”;率先在全省建成科技创新服务中心,打破条块分割和部门界限,整合利用资源,为企业提供科技数据文献、专利技术、检测检验等全方位服务;大力开展校地合作、“引智借脑”,全市130多家企业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西安交大、中科院西安分院等60多所高校和科研院所建立了紧密的产学研合作关系,引进高端科技创新领军人才36个,实施科技创新项目159个,攻克重大关键技术29项。


多管齐下为创新注入“强心剂”,一个个拳头产品重磅面世。

宝鸡石油机械有限责任公司顺利完成国家863计划“万米深井钻探装备”“300英尺海洋自升式平台研究及钻井系统研制”等项目,不仅使我国石油装备摆脱了关键部件靠进口的局面,而且大且大量出口北美和中东高端市场,占有新增钻机30%的市场份额,从“老手”变国际“高手”;


宝鸡石油钢管有限责任公司依托新成立的油气管材工程中心,瞄准国际上只有美国能做的连续油管项目进行技术攻关,取得巨大突破,成为国内一家能生产连续油管的企业;


秦川机床集团有限公司依托宝鸡院士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单与西安交大合作的国家“863”计划项目和重大科技专项就达12项,研发的大型数控圆锥齿轮磨齿机、精密拉刀数控成形磨床、数控螺旋锥齿轮磨床等多个产品填补了和国内空白;


中铁电气化宝鸡器材公司研发出一大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接触网零部件,拥有大张力齿轮补偿装置等20多项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


中铁宝桥集团在国内铁路道岔、桥梁钢梁钢塔制造、高中低速磁浮道岔等领域独树一帜,日前完成了我国首条国产磁浮线路轨道——湖南长沙磁浮工程。




更多锻件资讯请关注 锻件网 www.webbiamo.com

 
 
[ 锻件资讯搜索 ]  [ 打印本文

 

 
推荐图文
推荐锻件资讯
点击排行


关闭

微信关注

扫一扫

关注锻件网

微信二维码

TOP